最新的研究发现,全球的工厂在处理一种最强效的温室气体时存在问题,这种气体在生产含氟聚合物(如特氟龙)和制冷剂的过程中被释放。
该研究探讨了实际排放量与报告排放量之间的差异,促使各国呼吁签署更严格的排放限制协议,并对特氟龙工厂进行独立审计,以确保遵守相关规定。
今天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详细分析了一种主要的氢氟碳化物(HFC)温室气体——三氟甲烷(HFC-23)的排放情况。其主要来源于某些制冷剂和聚四氟乙烯的工业生产副产品,聚四氟乙烯广泛用于不粘炊具等产品。作为《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一部分,超过150个国家承诺大幅减少HFC-23的排放。
自2020年起,所有特氟龙制造商必须销毁这种强效温室气体。根据各国的报告,这一要求正在得到落实。尽管从表面上看,2020年全球HFC-23的年排放量仅为2000吨,但大量研究显示的实际排放量却揭示了不同的情况。仅在2020年,就有约1.6万吨的温室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
为了揭示这一差异,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瑞士Empa和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将各国报告的HFC-23水平与荷兰一家特氟龙工厂的实际排放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中采用了一种新技术,以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记录排放情况。这包括在工厂附近释放一种示踪剂:一种无毒气体,不会出现在大气中,并在几周内分解。他们在约25公里的距离内测量了HFC-23及其他聚四氟乙烯副产品的浓度,以及示踪剂的浓度。
第一作者多米尼克·拉斯特博士表示:“由于我们确切知道释放了多少示踪剂,以及有多少示踪剂到达了测点,我们能够计算出HFC-23和其他气体的排放量。”
结果显示,尽管估计的排放量高于工厂报告的排放量,但控制HFC-23水平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的。
拉斯特博士在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Empa)攻读博士学位时参与了这项研究,她补充道:“与特氟龙制造商和荷兰当局的合作是了解真实情况的关键。”
研究报告的合著者、欧洲环境研究所的马丁·沃尔默博士表示:“我们怀疑,全球大气中较高的实际读数是由于一些国家少报排放量造成的,从而导致了这种脱节。”一种解释是,减排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效果不如我们调查的工厂。”
研究人员呼吁对工厂进行独立审计。这种对含氟聚合物和制冷剂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独立核查将有助于缩小对排放源的理解差距,并检查各国是否完全遵守不同的国际气候和环境协议。
该报告的共同作者、布里斯托尔大学的基兰·斯坦利博士表示:“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独立核实氟化工厂排放下降的报告,并确保各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义务。”
“因此,这些结果确实令人鼓舞,并表明减少生产聚四氟乙烯等含氟聚合物的氟化工厂的排放可以显著降低这种强效温室气体的排放。”
研究人员现在计划在10月份于韩国进行另一项研究,届时将使用示踪剂方法来确定首都首尔其他卤化物质的排放量。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fuunv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uunv.cn/keji/202507-154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fuunv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研究显示:有效监管是降低超级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素》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fuunv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 最新的研究发现,全球的工厂在处理一种最强效的温室气体时存在问题,这种气体在生产含氟聚合物(如特氟龙)和制冷剂的过程中被释放。 该研究探讨了...